从事业单位到外出打拼的真实感悟,纪念那两年的工作经历
我是09年毕业的,现在深圳某国有银行当客户经理。有师弟让我写一下自己毕业这两年来的工作经历,回想起09年毕业时青涩的自己,五味杂陈。写下这篇文字,既是跟大家分享,也是纪念那段光阴,更是写给未来的自己。在讲我的找工经历之前,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种菜的农民,09年毕业于广东一所2B类学校。当时高考放榜时知道考上这所学校的时候,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因为高昂的学费。在广东二本学校分为两档,二本A类(简称2A)学费跟一本差不多,二本B类(简称2B)指的是一本或者二本A类的大学开设的自己学校分支的学院。这类学校学费高,和民办的学费差不多甚至更高。主要针对那些想上好学校分数又不够的学生。2B学校随便哪一个专业学费都要一万五以上,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当初以为只是学费上有差异,后来找工作了才知道差别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一点,这个后面再说。当时考上以后我就想我是不是真的要去读,还是说去读学费便宜得多的大专?家里人都说好歹也是一个本科学历,读了大专以后就是专科生了,划不来。爸妈都很支持我,虽然四年读下来必然要花光他们的积蓄。于是我来到了广东。
报道的第一天,我就被舍友的“装备”给雷到了。寝室的其他三名同学都由爹妈自己开着车送过来,后来我知道有两个是自己家里开工厂,另外一个的老爸老妈都是教授。我们整个班级一共78人,只有七八个同学跟我一样来自普通家庭,其余的不是有钱就是有势。我大二加入学生会、跟我的部长混熟了以后,他跟我说:你以为每年一万多的学费是谁都付得起的吗?四年至少六万,生活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大概四万,加起来就是十万了。你读个2A或者一本的学校学费四年下来也就是两万,差太多了。学费高,但教育质量不成正比。好多老师并不咋地,部分老师还觉得是我们学生素质太差,比不上一本学校,也就消极怠工。所以来咱们学校读书的大部分家庭条件都相当的好,不在于这个教育的成本,也不在乎是不是真正学到东西,他们只想拿一个文凭,毕业以后家里边自然会给安排工作。 所以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周围的同学还是不紧不慢地过着日子,我曾经一度感到很孤独,因为我不知道该和谁分享我的苦与乐,我身边的绝大部分同学不需要经历我所将要经历的。但我没有退路,我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因为我不能对不起父母这四年来对我的投入和付出。
如果你和我的同学一样,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那么我祝福你,也希望你能善待你的社会资源,好好地利用它,闯出一片天空;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在普通家庭长大的,那么恭喜你,你有更多的机会去走出自己的道路。
好了,废话了那么久,转入正题吧。
大四开学不久,各个大公司就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校园招聘。我们学校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学校名气也不大,没有多少企业过来开招聘会,我跑到市里听了几场宣讲会,给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宣讲会上HR讲得多么唾液横飞,而是会场里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我头一回感受到了压力。我知道在这个大家都疯狂找工作的节骨眼上,一点时间都不能耽误,于是我开始上应届生,从修改自己的简历开始做起。
第一个给我笔试和面试机会的是广东邮政。当时我们班只有不到十个人收到,看到网上说是海笔,不用想我也知道大部分的笔试通知都是发给了二本A及以上学校的学生。我在网上找了大量资料,几乎每个毕业生招聘网上的相关资料都下载打印出来看,我还上了邮政的主页,看了公司介绍、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之类的,防止到时候万一考到了公司的知识我却不知道。看完了满满十几二十页的准备资料,我参加了笔试。笔试之后等了好久,我接到了面试通知。我依然很认真地做了准备,面试的时候HR瞄了一眼我的简历,第一句话就跟我说:你这个学校我没听过耶……聊了几句之后,HR跟我说:小姑娘,实话跟你说吧,我们一般都是要招2A以上的,像你们学校毕业的,我们一般都比较少考虑。我一听心就凉了。后来他又说:我觉得你还挺踏实的,会尽量给你推荐一下。回去等通知吧。听到这句我又觉得有了希望,心里面祈祷他不是看我可怜在说安慰我的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