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生活论坛广告投放推广置顶请联系管理员:13486333955

Anonymous 发表于 2014-6-7 19:01:21

崇福古镇弄堂

弄堂的调查
1、弄堂的名人
陆峻 吕希周 吕宜忠 吕留良 陈万青 徐宝谦吴滔 钱祥春 徐乃宣 吴宝骥徐自华 魏昌裕
李廷华 吕在廷 马昭懿 吴浩然……。
2、弄堂的名称
学前弄 立总管弄 太平弄 马弄 养济弄 城墙弄 糖坊弄 混堂弄 五桂坊弄 长弄、半爿弄 西寺弄 陸家弄、蒋家弄、李家弄、杨家弄 羊行弄、硝皮弄……。

学前弄

立总管弄

        城墙弄
3、弄堂的游戏
打陀螺、滚铁环、跳房子、打弹子、飞纸飞机、丢手绢、猫捉老鼠、丢荷包、踢毽子。
4、弄堂的传说
城墙弄——这里原来真有古城墙,还有护城河,把古镇围成一圈,保护里面百姓的平安。
立总管弄——传说清乾隆年间,邑人陈万青家境贫寒,童年曾寄住在南门会馆,每日要经过总管弄,然后到崇福寺三香吟馆去读书。传说陈万青是文曲星下凡(后来考中榜眼),他经过总管弄时,总管菩萨会主动站立起来,退到边上让他先走过,以表示尊敬
五桂坊弄——南宋建炎初(1127),莫琮避金乱至崇德,在弄内建樁桂堂。莫琮生五子,个个勤学苦练,五兄弟先后考中进士,五子登科,莫氏奉旨建造了五桂坊。
5、弄堂的来源
有以寺庙取名的西寺弄、庙弄;
以姓氏取名的陸家弄、蒋家弄、李家弄、杨家弄;
以形状取名的长弄、半爿弄;
更多的是以行业取名的糖坊弄、羊行弄、硝皮弄、混堂弄、五桂坊弄等
6、弄堂的习俗
城隍庙会城隍庙会出会十分隆重,前面有各式彩旗和锣鼓开道,紧接着是各种传统的民间文化体育表现,有踏高跷、打莲湘、耍大刀、彩莲船、马灯舞、提香拜香、戏剧台阁等,跟随队伍的还有江南丝竹演奏的精彩表演,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沿途观看者更是人山人海。庙会期间,镇上大街上、弄堂里的人群拥挤不堪,往往是人推着人慢慢移动。当时,在宽阔的大操场上搭起高高的戏台,台上轮流演出越剧、京戏和花鼓戏等各种戏剧节目。大操场的空地上有杂耍、马戏团、动物展览、飞车表演、木偶戏等各种娱乐活动,在西寺前还有看“大洋画”、套泥菩萨、打拳头卖膏药等各种民间艺人和小商小贩前来凑热闹。
7、弄堂的卫生
古时的崇福镇上,居民有饮用井水的习惯,井水清洁卫生,还含有多种矿物质,是理想的饮用水。井水还有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夏天用井水洗澡十分凉快,冬天用井水洗衣洗菜,手指头一点也不冷。有的进打在院子里,井水常年保持恒温。夏天家里有剩余的饭菜,就放在水桶内,然后吊在水井的水面上,这样饭菜就不会变质,真可算是一台自然原始的冰箱。
8、弄堂的生活状况
在福和楼茶馆店,靠南面临河的座位十分优雅,不仅光线明亮,而且风凉气通,在这里邀三五好友,泡一壶龙井细茶慢慢品味聊天。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福和楼街对面有一片单间门面的糕饼店。店内销售的云片糕、芝麻饼、月饼。酥糖等糕点全都是上家店内加工生产的。这店的糕饼做工精细质量上乘。颇受顾客青睬。西寺桥东面有一家回族同胞开设的伊斯兰点心后,店内全天出售羊肉包子、羊肉煎饺和煎饼。回民独特的加工技巧,制作的点心香气扑鼻,味美可口,街上过路的行人常会被这香味四溢的羊肉煎饺所吸引,去买几只尝尝,以饱口福。西寺南面临街的山门口有几间平屋,屋内摊位众多,有出售连环画和玩具的,有卖桃子、枇杷新鲜水果的,还有在糖盘内出售碧绿的新鲜青梅外拌有雪白糖粉的糖拌梅子,糖拌双角熟老菱,用小竹棒串起的一串五六个紫红色糖烧熟荸荠。秋冬季节水果店里烧一锅本地产的山茹,随着"熟山茹开锅"的叫卖声,冒着香甜热气的红皮黄心热山茹十分诱人。还有几个拎着竹篮子卖茴香豆,南瓜籽的小商摊。悠长动听的叫卖声比起彼伏,煞是好听
9、弄堂的布局
现在弄堂主要分布在横街两侧,呈南北走向分布,其中庙弄较长,太平弄从崇德路一直到北门。



崇德小学
组长:沈璐玥
组员:徐锐苗 孙毅 冯钰恬 屈琳 陆东旭

崇福生活网管理员 发表于 2014-6-7 20:45:46

我是个马甲 发表于 2014-6-7 20:53:2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崇福古镇弄堂